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

寶危機


我原本一直覺得我的兩個繼子在歐洲成長很OK,直到這次去祝賀他們18歲成年生日時,才發現他們有很大的媽寶危機。倒不是他們有多聽媽媽的話,或多順從媽媽的意願,而是他們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長大,已經失去為自己的日常生活負責的動力。



舉例來說,他們沒有為可以考駕照了而欣喜,不像我20歲生日時(依台灣當時的法規,20歲才成年)就迫不及待做三件事:考駕照、捐血、投票。雖然三者中成功的竟只有一項,但好歹我也全都實際去試了。我兩個繼子對這些都沒該有的動力或熱情,反而,只認定了「從今起他們可以為自己做決定」,但完全沒體認到這自由的背後也基於責任自付:你要為你想要的負責、付費,而不是決定你來做,費用和勞動由別人承擔。

之前因為托比接下來升的學校在阿姆斯特丹,離家不遠所以決定仍繼續住家裡,我內心就有點矮油了,而這次去歐洲,瑪優又提出要大王繼續提供養育費,我內心真實大感不妙!不管是在歐洲還是美國,法律的規定都是孩子滿18歲時,養育費的提供就可以終止了。瑪優偏愛孩子們繼續住家裡,不過她認為孩子的爸應該繼續提供兩子生活所需(直到他們搬出去為止,但孩子們都無搬出去的興趣)。當她這樣說時,大王並非沒有嚇一跳,可是大王對孩子有非常心軟的一塊,所以他當場竟無拒絕。

我很早以前就決定當這一家的局外人,不要管他們要怎樣養孩子,不要管大王要怎樣花他賺的錢,所以大王說他有額外給了瑪優一筆「18年來的媽媽獎金」,我連問都沒問是多少,我還是提醒自己,大王怎樣花他自己的錢,是他的事,我甚至不想要他一分財產,所以這一切關我什麼事。──除了大王本身的健康和權益,這我還是會關心的,因為我們是同一條船上的夫妻。

但孩子們如今的心態讓我心驚(我反而習慣瑪優的愛佔便宜個性了,那一點都不意外),我是局外人,但我真心希望繼子們正常,希望他們不要成為吃米不知米價的人──大王付學費也OK,但托比連學費、學雜費都完全不知道多少,甚至沒有留意打聽之心!標準的就是認定:反正父母會解決(媽媽會知道費用多少、而被告知的爸爸會出錢)。所以我還是忍不住提醒了大王,這不是個好走向,雖然兩子意外地很純潔(連初吻都還未有,這在歐洲很少見),心地也都很善良,但這樣並不正常,已經走向「寶」的路途,沒和正常人及正常世界接軌。

如果孩子們以後出問題,自然會成為大王的問題,而大王的喜怒哀樂和健康與否,就是我的問題。我不想管這一家人要怎樣,我甚至不真在乎孩子們會不會變成寶,這麼多年來我早已和他們保持了距離,但那裡還是有個交集地帶,那個交集地帶中還是有我畫出的一條線:不可侵犯我老公安康,尤其身心之健康。

如果生為父親還是捨不得孩子吃苦,那好,起碼他們孩子拿了錢該去體驗不同的生活,學到不同的人生經驗,這樣花錢還比較值得:大王賺錢所受的苦,至少要值點什麼他本人也絕對心甘情願的價值吧。而不是維持著孩子們繼續和媽媽住的媽寶生活,那條路孩子們已經體會18年也該夠了。我也是,如果我老公必得損傷,那個損傷點至少也該落在他會開心的地方,這樣我以後推起他的輪椅,也會替他感到一絲安慰,就算他真是個「寶爸」,他也還是個不算最差的寶爸,父母難為,我不忍苛求,但至少不要讓他努力了還考最後一名,然後我還要被分享他的後悔吧。

我一直試圖告訴大王,匱乏才是動力,沒錢你才會想省錢甚至賺錢,甚至運用起你的創造力來應付殘酷的世界,有錢其實難學到這些東西。然後今天我看到一段話:知識有限,想像力無限。據說此話出自愛因斯坦。我真心希望大王能做出他不悔的決定。

另外,我也不是狠心要拆離親子,只是我覺得女性應該要記住:妳的人生重點還是妳的伴侶,而不該是妳的孩子,尤其不該把孩子拿來當老伴期許,那樣對妳和孩子都很不健康。如果妳覺得男人都讓妳失望,不想再有伴,那妳就要安排好自己無伴快活的獨立人生,而不是用孩子來取代那關係。





10 則留言:

  1. 18歲初吻不曾有真的很稀奇~~~想當年18就滾床單了
    (不純潔的老阿姨XXXXXDDD )
    直接告訴大王你的擔憂,錢從來不是問題
    但用錢的態度真的很重要。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我一方面對他們的純潔感到安慰,一方面真的覺得這成長歷程緩慢得讓人不安,畢竟他們的父母都各自在12歲之前就初吻過了.......

      刪除
  2. 留言怎麼送出後就不見了, 只好重打 Orz
    --
    妙,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匱乏才是動力」, 我亦會替你的繼子們感到擔心。他們已經18歲, 我猜托比大慨是上大學了。如果這個時期還對獨立沒興趣,這其實很危險。歐洲大部份青年都是17~18歲進大學, 依靠助學貸款生活才開始學會獨立。

    18歲才學習, 我個人是覺得有點遲, 但歐洲人很普遍都是這樣。如若進入高等教育還依靠父母支助, 其實很危險。

    荷蘭DUO有低息助學貸款, 何不讓繼子們申請, 讓他們自己承擔學費及基本生活費, 讓他們學習獨立。萬一畢業後遇到瓶頸無法還款時, 那時間再找父母求助亦未遲。(這是基於錢不是問題的原則)

    妙可以考慮直接跟大王分享你的擔憂。我不會覺得這是跟你決定當「局外人」的身份有沖突, 反而是「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 妙的擔憂可能才是關鍵。

    至於不曾初吻這回事很正常, 進大學後就很難說囉 ¯\_(ツ)_/¯

    回覆刪除
    回覆
    1. 瑪優和大王都有申辦過助學貸款,他們不是不知道有這管道,就真的只是過度寵愛孩子。
      我其實已經和大王提過了,但任何事我都不準備再說第二次,這家族的問題可以不必是我的,我沒打算介入過深。

      刪除
  3. 嗯嗯嗯,這樣是還蠻不尋常的,我知道在台灣很普遍,但是在美國這樣很怪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歐洲也一樣怪,我前面有提過兩子之父母都在12歲前初吻過了...

      刪除
  4. 以旁人的角度來看,大王願意付,其實就是心甘情願的,如果他不甘願,就會主動向妳抱怨(雖然我覺得人就算會抱怨,但行為才是潛意識的真心意,只要會做,其實當下的他就是寧願做的後悔,也不要不做的後悔)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另外就是時代背景真的也不同了,我自己目前大概介於中間,不算老、也不算年輕,我覺得八零年代中期~九零年代後出生的人,不論民族、國籍,所要付出的努力、所需承受的這個世界快速變遷的適應的壓力,所具備的條件包括心理準備,其實我真心感到有比上一代的人多

      然後以後的人也因為科技醫療因素,越活越久,所以晚熟的年齡有些延後,或許也是世代演化的一部分

      刪除
    2. 瑪優說這些話時我也在現場,大王是沒有必要再和我說一次,而且我確實目睹他驚嚇的神情,我知道他有猶豫,不然不會有那表情。
      大王事後有向我說,他並不準備供應瑪優心中理想的,維持現狀之生活,重點是他的孩子。他同意孩子拿了錢應該要過不一樣的體驗,為難之處是:孩子們自己的意願也是想繼續和母親同住。意即孩子的意願等於瑪優的意願。
      我知道大王若願意繼續支付也是因為孩子不是瑪優,不過因為兩者結局相同,目前大王是很難做出明確決定。

      我也同意現在人成長趨緩,不過我同時感覺到我輩之父母職做得比較詭異,看現在那麼多父母養出媽寶爸寶而不自知(只有在出事後才驚覺怎會如此),可見我們這父母職也並不是做得很正常,不能全賴給大環境潮流。

      刪除
    3. 我是覺得既已成年,那大王付大學學費,可以算成分期付款的方式,等工作後再還給大王,這樣建議不知道好不好。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