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的導航不是GPS,而是人。
我想(開車的)駕駛人最討厭的一件事就是:坐在旁邊的人一直在指導。「你那麼棒,不然你來開好了,換我在旁邊碎碎念吧,我也很樂意換個位置細細挑人毛病啊。」──相信這是駕駛人內心常會有的OS。
因此也不得不說,如果乘客都喜歡當導航,獨自一人開車相信會是駕駛人最偏好的選擇。
人生這條路,也是如此。
越來越多現代人不婚,原因很多,我想其中一個就是:受不了身邊人老愛當導航。明明自己一個人可以過得很爽,為何要陷自己於被挑剔碎念的境地?沒有婚姻時,誰都沒有光明正大的立場干涉誰的人生步調,可是一旦結了婚,身旁就開始出現一位「似乎有權利」可以用各種充滿愛意的理由,來指導,甚至干涉你的人生方向。
我想一個好的婚姻會比較像:夫妻各開各的車,但有共識要開向一樣的目的地。(別和我說減炭問題,這裡只是拿開車來比喻而已。)互相扶持則指,當有一方身體不適或車子出問題時,另一方可以、也樂意支援,直到問題方解決了問題。
現代人有現代人的優缺處境,已經無法類比古代,古人科技不發達通常早死(平均壽命),所以十幾歲就得趕著成家生子,因為步調如果不這麼快,人生很多事都會來不及完成;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大大拉長了,連青春也加長了很多,三四十歲才在生小孩是常見的事,就算身體有退化也能借助人工科技來得後代(其失敗率或許還沒古代嬰兒的自然夭折率高呢)。我們爭取到的時間,讓我們有餘裕去放慢(拉長)人生腳步,古今局勢各有優缺。或許我們甚至能說:「古人生」苦短,誰有那種美國時間和資源,去浪費在爭吵上?
也或許可以再想想,我們這多出來的時間,除了讓我們到了三四十歲還可以美魔之外,是否真的增進了人生的品質?還是,殘忍地拉長了我們受折磨的時間?
當今人人都是自己的駕駛,除了身邊人之外,也請不要「被世局導航」,不要那麼在意被群組討厭或孤立,不要「被預設」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不要「被預設」什麼該喜什麼該悲,很多自古不變的道理早已不適用,很多別人的眼光根本不必在意,因為我們都不須要被碎碎念,我們尤其不須要被拉長生命去聽碎念。
不婚可以很快樂自在,其實不屬於任何群組也是。如果你沒想要強迫自己踏入婚姻,又何苦強迫自己要屬於哪個群組?
---------------------------------------------------------------------------------
有一回瑪優說她很怕她死了後,她的家狗會來啃食她的遺體(這假設自然是在愛傳托比離家獨立之後),我回說:反正我們死了後也沒痛覺,寵物不吃我們也一樣會分解爛掉,一樣會有蟲和細菌來吃,如果我的貓吃我能撐到獲得救援,我希望他們一定要吃。
我覺得孤獨死沒那麼可憐或恐怖,畢竟,是有多少人能揪團一起死的?人生真的別預想那麼多種不實的不安,否則生前就會被一堆憂心牽絆得動彈不得了。
這幾天才在想說,妙妙應該寫完交換日記,休息一兩天就會來留言了,歡迎回來,妙妙🌼
回覆刪除個人是認為,活著的時候已經給地球製造菜多髒亂,死後希望能夠不火化,裸體樹葬,什麼都不要浪費。
妙妙我今天八月要去美國讀書了,可惜我去的是田納西,若有機會再去西雅圖,享受你的冷漠待客之道。
交換日記是寫完了,不過我封面遲遲未畫,因為這兩天大塊編輯有在討論是否乾脆在年底時兩本一起出?雖然還沒定案但由於狀況不明確,我收尾的工作就慢了下來.....
刪除歡迎你來美國,至於碰不碰面就隨緣些吧,畢竟雙方都要有空的時機也不好喬,我自從兩貓不合之後也沒法招待客人了......先預祝妳美國的生活一切平安順利吧!
講到「孤獨死」跟「找伴侶結婚」的關聯,先讓人想起幾年前 飯島愛 在東京的自家公寓病死了好幾天才被發現的事情,那時候在日本還滿震驚的,形成一種單身女性的群眾意識(大齡剩女 這個貶低詞,最先就是日本人製造的恐慌,日本是一個很奇妙、奇怪的社會,並存著許多極端先進跟守舊),為一個還不到四十歲、生前也很渴望愛、卻一直沒有遇到適合的伴侶的公眾人物女性,這樣的結束人生感到惋惜跟悲傷,並且讓人不得不去想,如果她不是一個人住,那次生病的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回覆刪除我曾親身體驗過這種震撼,跟看陌生人的故事完全不一樣。三年前有一次我去拜訪一個親戚的朋友的朋友,一位60歲的獨居太太,在那之前一個月我只拜訪過她一次,一起喝下午茶,有聊過、認識但是不深,相約第二次去拜訪她時,我在她家門外怎麼按門鈴都沒人回應,電話也沒接,從外面卻聽得到裡面電視播放的聲音,我知道她一定在裡面 (畢竟也跟我約好了),我有種不祥的預感,只好找她隔壁不熟的鄰居告知這奇怪的情況,鄰居報警處理,警消來的之後撬開門進去,我和她鄰居只敢在門外等,他們很快就走出來跟我們說,老太太已經沒生命跡象了 >___<
警察們也不多話,大概了解一下我的來歷之後,就說我沒事了可以回去了
由於老太太是我親戚的朋友的朋友 (親戚的朋友、老太太他們都是歐洲人),我親戚跟老太太他們家並不認識,只是我當時也一個人剛到歐洲的陌生城市,親戚介紹我有個人先認識一下而已,那次之後我沒有再得知後續,不過我猜她最有可能是服用的藥物彼此衝突、突然暴斃的,因為她身體也有些毛病、每天都要服藥。有很多把西藥當仙丹狂吞的美國人 (包括名人、二十歲年輕人等) 也是這樣突然暴斃
另外我覺得滿奇怪的是,我知道老太太的女兒跟年幼孫子們,也住在同一個城市,當時警察是聯絡她女兒的,可是她女兒事後完全沒有跟我聯絡、稍微詢問一下當時狀況或至少打個招呼,雖然對我沒什麼差別,只是會心想,她女兒真的一點也不關心一下當時的狀況嗎,她跟老太太當然並沒有每天見面,說不定還一個月只聯絡兩、三次,在歐洲也不算太奇怪。如果當天我沒有跟老太太相約,她鄰居們跟她也完全不熟,那遺體要什麼時候才被發現.....並且六十歲也並沒有很老
畢竟當時跟老太太已經認識了,那天下午回家路上我心裡好悶、有種難以形容的不舒服啊,只能直接去另一個同齡的朋友家跟他們聊聊天、聽聽他們的笑聲,不然當時一個人難以消化那個心情
在那次親臨的深深傷感之後,我更加深了「人一定要有伴」、「等屍體都腐爛還沒人理的孤獨死去也太悲傷」的認定,然後也因此在那之後的一段錯誤的感情裡,太過害怕孤單而深陷其中有點久,並且很長一段時間無力再站起來,後來當然是痛苦到一個臨界點,不得不做出抉擇,在現實生活同時也艱難的處境、在國外完全已無依無靠的情況下,一個人緊咬著牙成功脫離了
在那段感情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之後,我似乎變得淡定 (或許對某些人來說也冷酷) 許多,在那之前的人生裡我簡直怕死了「被留下、被遺棄」的感受 (當年這跟童年經驗有關,又是另一個心理工程),在感情裡也一向是頭腦很不清楚、沒有自我可言,但在那次感情的大挫敗跟震撼教育之後,我的課題已經不得不從「千方百計的如何避免孤獨死」,變成「如何先對''孤獨死''的機率認了」,只能修煉著先過自己這關
畢竟,就算有一段還算長年滿意的婚姻,夫妻之間絕大多數也是其中一個人會先走,也無法說會是誰先走、在什麼情況下走 (上述那位獨居老太太的前夫就是已早先過世,在那之前他們也離婚很久了)
再想到我一年半前在台灣過世的外婆,是在兒孫圍繞的醫院病房裡嚥下最後一口氣,我猜這大概已是許多老人們或許必須忍了一生許多其實可以不該忍的人際關係、婚姻關係,為的最後這一種還算 ''不那麼悲哀'' 的死去
雖然我祖母、外祖母都因為長年重病纏身而不是孤獨死,是跟兒孫們住一起、或是兒孫圍繞著的,也都沒有離婚過,一個是守寡近三十年,一個另一半還在,而她們生前又快樂嗎、有比較不寂寞嗎?
我比較知道外婆的,我真覺得她其實並不快樂,因為她一生沒有為自己活過、為自己工作過,完全徹底的只依附在外公之下,即便受氣,應該也覺得那是正常的、不會想第二種可能性,她甚至沒得比較跟經歷,可能還不清楚什麼叫快樂或是不快樂。也因此幾乎外婆所有的女兒、包括我媽媽,完全學到我外婆的精神,但在這時代這樣可就慘了,也確實她們因這些舊觀念而在追求自信自我、追求感情路上過得非常坎坷,還繼續無明的再以耳目渲染的傳給下一代 (我)
並且,即便在所愛的人懷裡死去,但活著的人繼續往前看他的人生風景,而已過世的人在死後的世界裡,不也終究是一個人的嗎?雖然靈骨塔位買在一起,有意識的靈魂又在哪?這麼說來,人在死時、死後要怎麼安置,只為安撫還活著的人的想像
這一切種種,著實讓我對「寧願驕傲的賭一把、存在著果真一輩子單身的可能性,也不屈服於卑微」V.S「隨著年紀越大而時不時提醒著我的對孤獨死的恐懼」的各種心理障礙或迷思,有了很多不同轉折的感觸
以前有一本以真實故事為底的書「阿拉斯加之死」,牽涉到有關孤獨死的主題,內容也飽受爭議,主角的初衷是為掙脫偽善的美善,可惜卻因此喪命,某種程度上,它挑起的對極致的自我解放與追求、對死亡的恐懼(而且還是孤獨死),都尖銳的抵觸到社會大眾的主流價值觀,那個''可惜'',是觀眾的可惜,還是真的可惜,他真的為他自己做對選擇了嗎......在在都發人省思。
我還沒完整的看過這本書,連「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也還沒看過,有機會找來看
「人在死時、死後要怎麼安置,只為安撫還活著的人的想像」這你說的一點也沒錯,所以認為孤獨死可憐可怕的,其實也是還活著的人的想像,我認為人死後是沒知覺的,或者說,我們沒人真正知道死後的世界是怎麼一回事,可是我們就已經編了好多不實的故事在那裡恐嚇自己了!
刪除我想我們確知的事實是:不論出生還死亡,都是獨自一個人來去的(雙胞多胞胎的出生例外),所以孤獨死是正常的好嗎!死時有親友圍繞,那也是生者自己覺得這樣很幸福而已,但我們其實根本不能斷定死者的感受,說不定他覺得自己極不舒服還要撐著道別很煩?說不定他看到大家都活著而自己卻要死了,反而情緒上更難受?更覺孤獨無依?我們真的不知道!我們都是用自己的角度和好壞在假想。
我爸是在昏迷中死亡的(癌症止痛嗎啡讓他持續昏迷),雖然病床前家人都到齊了,但我不確定他還有知覺知道這件事,是不是孤獨死,我感覺對他來說意義不大。只是對到場的家人來說,有自我安慰感而已。
結婚是兩人互相陪伴,但這種陪伴為的是「在世之時」,而非死亡當下,如果只為死亡當下不孤單,其實養一隻狗會更有用(當然你要冒著遺體被狗啃的風險),千萬別為了那不確定的一刻去結婚,死亡真的無論如何都是一個人的事,都是孤單。(但孤單不竟然等於可悲,我反而覺得情緒不波動似乎更寧靜輕鬆,不必苦撐在那裡講遺言什麼的)
''說不定他看到大家都活著而自己卻要死了,反而情緒上更難受?''
刪除非常有可能呢!這個觀點我還沒想到過
很多人怕孤單而找對象、或為結婚而結婚,主要是因為「與人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這件事,就像上述提到的書 阿拉斯加之死 裡面帶出的議題:「自我體驗的喜悅」和「與他人分享的快樂」何者較珍貴?我個人認為兩者的珍貴程度是差不多重要的,書中主角在那沒有網路的時代,刻意一個人在荒野跟外界斷絕聯繫、尋找自我,最後的心得是:「快樂只有在分享時才真實」
這話如果被為了擺脫孤獨而結婚的人們看到,肯定會更加深了他們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信念,即便跟自己本身相處得不平靜的人,不管跟誰相處都會有一樣的問題,「兩人的寂寞」比「一個人的孤獨」還更孤單
但是上面那句心得 (真理?)其實也沒說錯,所以,為了擺脫孤獨而將究不怎麼樣的婚姻/關係的人,真正的問題在於,分享的快樂才真實,是必須在自己一個人獨享也不覺得好像少了什麼的情況下,才成立是嗎?
那麼''分享''或''獨享''的議題則應該在於「先後順序」,其實我不是很確定,像那位主角得出這個心得,是因為他終於已經能夠達到享受孤獨而不覺得少了些什麼的境界,才會進而想分享 ; 還是他在那麼漫長的獨享過後,比較之下還是覺得分享的快樂比較真實....
還沒看過你說的這部片,有機會我會找來看看。至於說分享獨享,在我看來其實道理就和「有能力獨立才更適合結婚」的邏輯一樣,一個人總之首先要能處理好自己,才更有資格做選擇,不管那個選擇是結婚或不結,有伴或獨處,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並不是相反的因為無法處理承擔自己才去結婚、去依賴,因為那樣的關係是為了利益與人在一起,不是愛。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