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海洋


探索頻道有個節目我很愛,叫《I Shouldn't Be Alive》,每集都是某位遇難者求生且倖存的故事,我並非幸災樂禍,而是這種故事很容易讓我感恩於平常且無事的美好,甚至讓我珍惜手邊很難吃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對這些受難者而言,無一不是奢華美食。



《I Shouldn't Be Alive》有一集講的是美國人Steven Callahan海上漂流76天的故事,在一個暴風雨夜,Steven的帆船翻了,還好他在船完全沉沒之前找到船上配置的充氣式救生艇,自此展開了76天無水無食萬事靠自己的海上求生記。

Steven的故事讓我動容到想買文字版來看所有細節,不過上Amazon搜尋卻讓我看到另一例更不可思議的船難:《438天》。遇難者是個墨西哥漁民(本籍薩爾瓦多)José Salvador Alvarenga,José在暴風雨來襲時出海捕魚,不是他資淺搞不清狀況,其實就是因為他暴風雨實戰經驗豐富才輕忽了那場暴風,他的漁船並不大,24呎長比我家以前的遊艇還短,而且他的漁船是完全開放沒遮蔽處的那種極簡陋型。那個暴風雖沒讓他沉船翻船,卻使他失去動力馬達和船上所有的工具、食物和飲水。

和Steven不同的是,當Steven是獨自一人奮戰時,José至少還有個伴,雖然這個同伴很可能是他事發當天無法成功回航的因素──José以往的搭檔和他一樣經驗豐富,在惡劣天候下兩人分工合作毫無失手,可此次身邊搭檔的年輕人雖也吃得了苦,卻不是在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的人,José甚至得分心救他(他一度被風浪打落海中,José又把他提了回來)。

438天是將近一年又兩個月半,José是人類海上求生最長記錄的締造者。他從墨西哥西南岸一路隨波飄流到馬紹爾群島,幾乎快穿越整個太平洋。可以想像他若不是個優秀又有經驗的漁民,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這本書我查了一下,竟沒繁體中文版,只有中國出的簡體版《438天:在死寂與鯊群的陰影下》。順便一提,我不是很愛華人強調孤寂意識的習性,此書英文名是《438 Days: An Extraordinary True Story of Survival at Sea》,主角José本性樂觀又有能力,海對他而言不是個孤寂之地,而是自由,也是上天給的糧倉和財庫。


話又說回來,台灣是個海洋國,人民卻不親海也不重視一般等級的海洋技能實在很異常,我鮮少有聽過誰駕帆船出海旅遊的例子,退一萬步說,連這種書也無繁體版,實在不是海洋子民該有的樣子。我並不喜文青式的無病呻吟,尤其討厭亞洲人口這麼多卻還動不動就要喊孤獨寂寞,孤獨是怎樣了?美國的Steven當初一人駕帆船出海,就是因為他喜歡並享受孤獨,為什麼我們的文化只能將孤獨定型成一件哀傷事,還要將這意象一代傳一代?


15 則留言:

  1. 碩班的語言文化課有提到
    華人文化是群體意識凌駕個人意識
    我很高興我終於逃脫那個文化圈
    猶記以前連吃個飯上個廁所都要相招的大環境
    覺得很煩又要裝Okay根本格格不入
    不快樂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快樂
    來美國有回家的感覺
    希望此生不用再回台灣就業久居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華人自己若覺這樣很好也就算了,誰想要為成一圈自己生活都是他家的事,最大的問題總是這文化要外侵去強迫那些非他族群者也要和他們一樣。這是他們讓人厭且遭人批評的主因,而不是別人總愛攻擊它

      刪除
  2. 以前的環境如果你往海上跑(打魚除外)
    就會被懷疑要去匪區吧?
    話說回來 不管選擇孤獨或是熱鬧 都是個人選擇
    然而我們最缺乏的就是「尊重個人選擇」這件事
    喔~還有公德心也是...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有弔詭之處
      (一)台灣脫離那戒嚴年代已經有些時日了
      (二)剝奪別人的選擇或剝奪別人知道有其他選擇,這種行為若在先,要先撥亂返正後(讓別人知道禁制已經消除、知道他可以自由選擇還不會出事,並且習慣了這樣自由自主的社會),才有「尊重個人選擇這件事」的提及。
      我覺得台灣解除戒嚴雖有些時日了,但撥亂返正還需要大家努力,因為它還沒做得很好,從至今還有人認為講台語沒水準這件事就知,「個人選擇」還籠罩著陰影,尤其在中國人(含在台中國人)的各種恐嚇之下

      刪除
    2. 台灣人就生活在充滿弔詭的環境之中(至今也差不多)
      「以前」的時空背景雖說感覺有些時日,但累積下來造成的影響就如同你提到「講台語」這件事一樣。
      我們需要學習的還很多~但是沒有大刀闊斧的改變,有些事情就是不會改變。

      刪除
    3. 我們確實須要大刀闊斧地改變,所以在公共領域的議題上就不能以尊重個人選擇來煙霧一直以來的沒有選擇。

      刪除
  3. 我是覺得跟從小的教育有關
    而且大部分也會教海很可怕的觀念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
      而且我們的教育至今都還沒真正自主自由,還在中華文化的控制中,包括受中華文化影響的父母所給出的家庭教育

      刪除
  4. 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55664
    類似新聞一堆,誰敢出海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捕魚有魚權領域問題,和個人駕船出海旅遊不一樣,不太能相提並論.....

      刪除
  5. miao,台灣已經開始重視親近海洋,台灣人是海洋的子民。
    像宜蘭岳明國小6名小朋友,駕帆船250公里橫越黑潮,到日本石垣島。前陣子在海邊淨攤撿到相機,物歸原主日本女大生的的新聞,就是岳明國小的小朋友。
    https://youtu.be/VewPs4QWSAU

    像持續關懷海洋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台灣藍色國土現況全記錄!黑潮環島航行,測量塑膠微粒、水下聲音、水質溶氧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9794/

    回覆刪除
  6. 台灣人普遍會游泳的比例我猜應該不算高,很久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認為主要是威權時代所致,海邊都有海防巡視,當權者就怕人民出海因此管控很嚴。一個海島型國家,不像內陸地區,明明去海邊是很方便的,卻不是人人皆會游泳實在很可惜,現在雖已離那年代有些時日,但漸漸地民眾也就接受了不會去思考這個情況。而且北部許多海邊有廢棄物汙染也是一大問題。之前有過一兩次在國外乘帆船的經驗,在海上真的令人身心愉快放鬆,希望慢慢地越來越多人能夠正視這個議題,親近海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就是不會游泳的一個!
      還有妳說到一件事是我在乎的,我之所以鼓勵大眾親海,有一部分就是希望大家親眼去目睹海洋垃圾有多麼多,我提到的這本書,那位漂流者一年多來陸地沒碰到,卻遇上了無數次文明的海洋垃圾群......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