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當飯吃
「16歲」、「媽媽載去打工」,乍聞弒母少年的新聞,我簡直直接聯想到我的繼子愛傳,他也16歲,也是經常由瑪優載去打工,但是他沒殺媽媽,我相信他以後也不會。
看到教育部的新政策出來,很多台灣家長都慌了,什麼「自由過頭台灣以後一定亂」、「現在學生超好命以後吃得了苦嗎」、「出社會後規矩更多到時怎辦」、「嬌生慣養成屁孩」、「還是要有點規定,不該只改爽」,等等等,最大絕的一句是:「要我怎樣教小孩」。
我同意教小孩超難的,教育超難的,不過我不同意台灣父母有做得那麼好,事實上,新政策出來讓我看到的是父母的無所適從,父母的強烈不安,與其說,他們擔心小孩學不會規矩,不如說他們更擔心的是自己失去慣常的依規──以前要求孩子的那些自古以來的通則,現在通通要廢除了,表面上好像更容易,實則是父母們突然間不知道規則在哪裡,這讓他們恐慌極了,該不會以後教育都要由自己去找出一套來吧?父母本來就夠忙夠累了,現在這樣,簡直是大大增加父母的負擔!這就是我看到的台灣父母的困難處,他們才是一群更需要有規則去遵從的人,不是孩子。他們害怕自由所帶來的更大艱困,所以直接污名自由就是爽,就是沒有規矩成屁孩,如果有可能,相信他們還很樂意把弒親的責任都推到自由身上。
台灣的父母很喜歡依照自古以來的價值,所以父母可以專心賺錢,或家裡一切由媽媽照料讓爸爸專心去賺錢,並以為幫孩子存夠了錢就是盡了為人父母最大的責任。爸爸永遠專心賺錢;媽媽則伺候丈夫和孩子,不用花腦筋去想怎麼教養,依照社會大家的標準走就是,年復一年,做到這些就自認為無愧於天地了。教育在台一點都不難,難的只是孩子怎麼就不按其他孩子的標準走?怎麼就走會歪了?孩子出了問題反觀自身也看不到錯──我不是按照世間父母那樣做的嗎?我的孩子不按世間人子那樣走,我有什麼辦法?我該做的都做了!
台灣不喜歡面對個別差異,台灣喜歡制服人。所以在父母的制式下錯的都可歸咎於孩子。我可不是說弒親是對的,我只是覺得弒親很可能就是任何幼材都制式相對、家長供錢就是負責的養育思維所產生的結果。其實讓你累的並不是教育孩子,而是賺錢的辛苦,而賺錢的辛苦讓你想到都是為了孩子,所以你就誤以為自己有盡責而養孩子好辛苦。事實上,你人生有多少時間是純粹地給了孩子?
錢不最大,再不改掉這個思維,台灣會亡亂在你手中而不是你的下一代。你如果教育孩子錢最大,讓他覺得錢才是他的父母和現實,甚至是愛的方式,你這個只是代生他的父母,當然就不算什麼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對!台灣人永遠搞不清楚重點
回覆刪除人人除了錢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是很恐怖的
太多人自動把錢=一切,認為有了錢之後要什麼沒有?所以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先要錢就對了。這就是這種邏輯思維造就的。
刪除"人生有多少時間是純粹地給了孩子?" 一針見血!!
回覆刪除我曾經讀過一篇研究,說家貓一天只要主人「專注地」陪伴10-15分鐘,就能滿足了。當然重點是專注,不是一邊陪一邊又滑手機。其實我覺得小孩應該要的也不會太多(嬰兒除外),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可能專注的一小時都給不出.......
刪除養孩子是需要錢沒錯,但教導孩子是無法只用錢就可以解決的
回覆刪除有沒有付出關心,孩子是感受得到的,
但,父母付出關心是孩子要的那種關心嗎?
沒有人一有了孩子就會當父母,所以他們是怎麼當父母的呢?
很多東西是由自己的父母那裡學習到的,
而且當這些原本是孩子的父母們,會忘了當他們是孩子時的情況,更會覺得我就是這樣長大的,還不是好好的長大成人了,然後不斷的循環
就算年紀增長了,卻也不代表學習停止了.....
我真心建議父母讀《大衛和歌利亞》(以小勝大)的上半本關於教育那幾章,富爸爸真的沒有讓小孩比較優勢,停止荼毒自己當錢奴,把時間用來正常化生活,整個家庭社會的循環才會健康。
刪除真的謝謝妙如推薦這本書,實話說,我確實在養育上出現迷思過,現在小孩三歲了,我也一直在調整方向,希望在她還是奠基期時不讓錯誤的觀念誤導自己的小孩,真的!陪伴與傾聽就是孩子要的,這本書值得父母一讀。
回覆刪除那我得感謝自己的雞婆,實話說,內心常常告誡自己不要去管為人父母的事,尤其我這種沒子之姿實在更不該理,不過這本書真的給了我很多不同思考的角度,其實也讓我理解我年輕時的格格不入無法快樂所為何來,雖然此書下半本我覺得還好而已,但光上半本已經很值得一讀。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