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不要教厭世


這次一到荷蘭,第一個入我眼簾的,是愛傳,我第一件注意到的是,他好高!果不其然,連精確測量也不需要,愛傳已經高過大王了。沒多久托比也下樓來了,兩個孩子都已經比父親高了,大王三月時才來荷蘭一次,據說那時他這個父王還是領先的,如今卻一下子退到第三位,幸好我公公這次也有來荷蘭,這另一對老父子於是堅稱:老了就會縮水。



兩個孩子現在還在走升大學之路,但是掙扎得相當辛苦,托比留級一年後最大的改變是變快樂了,反而這一年愛傳陷入一種自閉現象,突然靜默到交不到朋友,成績雖勉強可以維持住,但任誰都看得出他非常不快樂,他彷彿把自己關到一個化外之地,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也許是因為這樣,瑪優終於動搖了,雖然她怎樣也不解還算優秀的自己和大王,怎會生出兩個難以優秀得起來的孩子,但她還是想讓步了。我只能暗暗慶幸自己不用煩憂這些,我公公年輕時是銀行經理,但他DIY的等級高達自己可以蓋房子,我一直在想,從他的角度看大王這個兒子,是否是只會讀書「但少了一點什麼」?而從大王看愛傳托比的角度,他是否覺得兒子居然連讀書也不會了?一代真的比一代糟嗎?如果我是個母親,我會相信什麼?虎媽式的教育?相信壓力才會使人成長,人生沒有永遠在快樂的?還是......?

其實我很享受無子的事實,我認為不關我的事的,我就別庸人自擾,我要把我無子的實況活到最快樂,享受我無憂的每一分每一秒。不過老天卻讓我無心插柳地讀到了《大衛和歌利亞》,裡面有一大篇幅談到教育。

如果你是個可以勉強吊車尾上台大的人,你會勉強自己去台大挑戰,還是去一個中上水平的大學裡當個游刃有餘的資優生?你相信通過壓力將會使你更強大,還是相信快樂學習的價值?

作者Malcolm Gladwell的觀點相當讓我訝異,但我很同意他。或許人並不該永遠只想活得快樂逍遙,不過,「自我感覺良好」是件很重要的事,活在認為自己還不錯的感覺中,比活在自己不如人的負面感覺中,前者對人的鼓舞應該是更健康更優的。沒人想要每天起床就立刻進入一個自覺低劣不如人的世界,如果我們相信愛的教育,相信鼓勵比打罵更有用,我們確實更應該去那個能讓我們覺得自己還不錯的地方。

如果讚美麵包真的比辱罵麵包,讓麵包鮮活得更久,我想不出人為何要逆天而行。其實戀愛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打罵和壓力能讓女人活得更嬌美鮮活,你再來向我兜售高壓,我想每個女人都會像擁抱坡尿酸一樣地去擁抱恐怖情人。

不要怕人生沒壓力,即便是像我這樣一個有自覺拼命躲壓的人,都認為壓力根本是宇宙免費大放送,不要笨到自己去安排(或為孩子安排),不要以為重視快樂價值就等於選擇一條安逸逃避路線,失去競爭力。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本來就內建在每個人的人生中,誰逃得過?即便家財萬貫也無法買通天神去免除這些。相反的,一個人若對人生保有熱愛,自然該經歷見識的,他不會想錯過,別逼得大家年紀輕輕的就厭世:還用你的道理和價值觀。

能喜歡世界才是一個人最強的競爭力。還有,不要再迷思「富爸爸」理論了,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家庭是小康:不要窮到連孩子都養不活,但也不要富到讓孩子對未來無憂無夢,財富會殺掉孩子的競爭力,所以天下父母也請讓自己好過一些,不要迷思在為孩子的未來賺錢的框架中──如果你一個人都做完了,孩子啃老也只是自然。



11 則留言:

  1. 同意你的看法
    我一定要偷講一下我老公壞話(其實也不算壞話)
    我婆婆是俗稱非常欠腳的女人家裡大小事一手包辦
    把我老公小叔還有我公公服侍無微不至。
    你能想像我老公30歲從來沒有在家打掃嗎?沒有用電鍋煮過飯?連洗衣機也不會用。
    導致我老公生活白癡到病入膏肓程度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一點我是覺得台灣女人好像不是太懂怎樣愛人:在行動上。不管是媽媽還是老婆,大概都是以「把家照顧好」為重點而演變成伺候男人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就一個母親來說,她為子女做這麼多可能是希望子女專心於課業,就像讓老公能專心於事業是同理的,久而久之,這成為她們表達愛的唯一方式,即便子女長大了也停止不了。其實我不想苛責,因為這樣的女性很辛苦,我只希望年輕一代的媽媽們記得不要犯同樣的錯誤,沒人能照顧自己的孩子一輩子,所以愛是讓對方沒有你也能活得很好,把那剩下多出的時間拿來學會愛自己,讓自己一樣是沒有他們也能活得很好,中心精神就是人人有獨立的能力,保有自己的生活圈,不要演變成家人彼此寄望依賴,進而因失望而覺孤獨。

      刪除
    2. 「沒人能照顧自己的孩子一輩子,所以愛是讓對方沒有你也能活得很好」---> 說得太好了!我真的聽到超級多目前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說,他們的媽媽(尤其在台灣),很怕不再被需要,於是很愛對成年子女說:「你現在翅膀硬了要飛了,跟外國人結婚或出國發展不搬回來就是忘恩負義、不孝!」他們難以接受成年子女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心底仍偷偷抱持著「養兒就是要防老」的觀念,擺脫不了這種寄望

      很多華人說,華人必須這樣,是因為我們的政府不會養老人,不像很多歐洲政府會照顧老人 (雖然很多地方退回給老人的退休金也越來越少了,例如德國),但是,難道不是因為華人,包括很多年輕人仍是守著「不該讓老人跟成年子女都各自獨立、不要太勾勾纏的限制彼此的發展」的觀念,政府才會一直都這樣嗎?未來的政府還不是現在的年輕人組成的,而現在的政府也是以前的年輕人組成的。我發現其實這些想法跟年紀沒什麼太絕對的關係,是跟父母從小怎麼對自己灌輸的有關,目前多的是年輕人仍然很喜歡這種兩代之間的精神不獨立跟勾勾饞

      假設我們的政府現在突然會給老人很多錢,難道他們的子女的精神上就突然能獨立,以及這些老人就不再覺得子女不在就近照顧、自己很可憐了嗎?

      其實我很受不了很多人很愛講說:「等你老了就知道,你現在不可憐老人,以後你老了就沒人可憐你」

      不就是因為有些人跟我一樣,決定不讓自己在年輕時一直在精神上依附別人而活,以至於以後變成一個小孩翅膀長硬就自怨自艾的老人,所以現在才要確立這些的觀念,拒絕「等你老了就知道」的這種洗腦

      喜歡「覺得自己或別人很可憐」,是種會讓彼此都很軟弱的消極心態,可是幾乎所有我認識的台灣人,不論年紀,都很愛覺得老人就是要被可憐

      依我的觀察,歐洲地區的老人沒有這種「我很可憐」的自覺,他們的活動非常多,有點搖滾節奏的音樂會,一眼望去都是白髮退休人士,他們也常旅行,而且不是跟成年子女。他們覺得「被同情」是種污辱,跟華人(老人)「超愛被同情」、倚老賣老是截然不同的心態

      我真的覺得各自獨立的兩代,兩邊都活得愉快跟自在多了,可是很多台灣人熱愛心靈不自由,而且都不會覺得這是在自我折磨跟折磨彼此

      刪除
    3. 其實我已經設想好,如果不想自己一個人住,哪天死了可能過好幾天才被發現,那以後去住老人安養院也不錯,那麼從年輕就要開始存這筆錢。

      我覺得,如果硬要跟成年子女、媳婦或女婿、孫子住一起,否則就覺得自己被遺棄、被忘恩負義,很可憐,搞得大家壓力都很大,這種想法才可憐不是嗎~
      有自尊、不想討同情的老人,人家反而才會發自內心的想親近跟尊敬

      刪除
    4. 真心的覺得妙妙應該出一本書
      來教女人怎麼愛自己

      刪除
    5. 「等你老了就知道」──其實我現在就知道了啊,經過父親去世母親重病自己也重建牙齒,我知道老了非常須要人家的照顧和關懷,而且不是精神層面而已,包括我去動牙齒手術都實際要有人開車載我來回,並等在那裡因應隨時可能有的緊急突發事故。我的民間友人馬琳達說起來就是個「準獨居老人」,但她生病去看醫生,可沒把哥哥或哥哥已成年的孩子叫來幫忙,她和另一個也是獨居的友人互相協助,甚至都還沒想過要麻煩到我們,也沒真正求助什麼社福系統。我如果沒有老公,我應該也會加入她們那種「民間互助會」,就這麼簡單。
      歐美因為從一開始就不是設定養兒防老,也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產,所以他們自然也沒有老了要靠孩子的觀念,很多人無子無後,但他們那套自立觀念是早在社會出現無子無後的人之前就建立出來了,並非社會演變成那樣後才再更改修正的。
      若我們的政府不會照顧老人,那因果關係絕對是因為民間自己的集體觀念先那樣,政府才會覺得沒需要或沒那個急迫性去處理老人問題。
      但很多老人反正就是希望被自己的孩子照顧,反正就是想要孩子黏在身邊的安全感,就算政府真的建立出一套老人照護的機制,他們還是會覺得「兒孫都不關心還活著幹嘛」,我們真的一開始就把家人之間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到達沒有個人的程度,於是乎如果你的狀況沒有符合這套共有的標準,就會覺得自己可憐落單,但其實真的沒必要這樣!沒必要在婚後放棄自己的社交朋友圈,家庭當然要排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但那不代表人生其餘一切都要犧牲掉,獨壯家庭這一項,這樣不但失衡也是不健康的。
      人生很多事若得以處理,就沒有可憐的問題,我們把家人看得那樣重,重到即便有旁人代為照顧你,還要埋怨「兒孫都不關心還活著幹嘛」,這只顯示,我們的人生觀中除了家人之外,其他人都不重要也不能取代,這是很恐怖的,我們怎會把自己活到如此窄憋地終老!那確實很可憐,但不是因為家人不在身邊,而是我們有所選擇但仍選擇活成這樣,這樣掌控再來悲憐終究失控!明明,也是可以含笑而終的,而不是註定在死前面對自己的失敗.......
      我覺得歐洲老人並不是有自尊不討同情,而是這樣的念頭根本未曾進入他們的思緒裡,他們走的那條路也遇不上。
      -----------------------------------------------
      另,我覺得愛自己,或其他很多事都好,真正要出現效果都是當事人要實際去做。實話說這世上多得是感情達人,這些人也早就說出很多很棒的觀念,甚至經常性幫人解惑建言,但如果一個人只是很同意這些好觀點但都不付諸行動上的實踐,真的,說破幾群專家的嘴也沒用的。我隨時可以分享我的觀點,但我暫時不認為出書真的會對誰有益,除了我自己的收入外。

      刪除
    6. 我想到之前看過一段英國老人跟中國老人的對話: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17077

      文末最後說:國情不同

      或與其是說民族性不同,更精確地說是文明程度的關係。普遍西方國家偏向英國老人的想法,不是只有英國 ; 而台灣人的想法這方面則跟中國老人一樣

      一般台灣年輕上班族的薪水,連小套房都買不起,多個房間的公寓,一輩子也買不起。我認識的台灣朋友,只有一個她先生是公立醫院的醫生,政府有提供還不錯的房子住,否則我還想不到,即便是從小在校認真學習、一路保持在前面、辦公室的工作也做的認真的朋友,結婚後的住處有誰是完全不靠任何一方的父母付頭期款的,這意味著,就算不是不努力,也還是沒房子住,或甚至跟公婆住,因為沒錢住外面,現在同齡朋友還要生小孩的就更無法不靠父母了,不管是住的問題還是要上班賺錢沒空帶孩子、又沒多餘錢請保姆的問題

      或是,要出國唸書、到外面的世界闖闖,還要看有興趣的科系跟領域,能夠完全不花到父母的錢的,手指都數得出來

      然後,因為成年了仍得靠父母,就很難脫離被父母管或干涉的這種循環,就算是以後要還給父母現金,也還是可能會被說,或心裏有這種感覺:「要不是當初有借錢,會有今天的成就嗎?」

      懷抱著感激之心的,也因此加深這種兩代之間的牽絆跟依賴

      現在台灣人到澳洲打工度假非常盛行,後來發現歐洲人也很常到澳洲打工度假,但是歐美人在澳洲打工度假的年齡比台灣人低,因為歐洲高中畢業生可以靠著打工就存到去澳洲的錢,台灣人要做正式工作存好幾年才能存到,或是到了澳洲還是有很大的機率得跟台灣父母拿錢

      我曾認識幾個瑞典年輕女孩,自己有很多自己打工賺的存款,但說因不想花到存款,居然可以在國外跟瑞典政府借錢,要在外獨立無需靠父母金援 (不曉得是否甚至是無息的,不然她只是暫時為了不想花到存款,還去多找利息來付,不太合邏輯)

      不過北歐地區的福利看在我們眼裡是真的特別優渥,歐洲很多其他地區也沒有北歐那麼優渥

      歐洲老人的確是不懂,華人世界的老人這個心態叫做自尊不夠、討同情,這也是很多西方的制度搬到台灣會行不通的原因 ; 或是這也像例如從小就被接受做自己、培養自尊自愛的女性,不懂為什麼有些女人就是無法自尊自愛,她們從出生後一開始就走往不同的方向,反而是原本經歷過不自愛的痛苦階段、但成功顛覆扭轉了這種潛意識制約的,才有那個角度能對沉淪的人的問題分析透徹,但這樣的人非常少

      台灣的方面,跟整個民族性的觀念、跟政府的制度,是一個惡性循環,沒有人想當被犧牲的斷層跟革命的陣痛期。我很多朋友都還樂於這種兩代之間的牽絆、從來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呢!

      刪除
    7. 教人、教女性如何自愛的好書,市面上好多,網路上值得看的好文也不少,就算如此,不自愛的人還是跌跌撞撞,我覺得這用「完形心理學」來解釋非常貼切:

      這叫做「未竟之事」。那些你一直重複的痛苦行為,其實是因為你沒有好好地去體驗與經歷它,你一直逃跑(碇真嗣:不能逃!不能逃!),但它的能量從未消退,所以每當你遇到類似的情境,還是會「陷下去」,直到你真的睜開眼,出乃面對!

      (最後那段是出自“這14部電影,帶你無痛搞懂11個心理治療學派!(下)” 一文)

      刪除
    8. 你分享的連結的那一段中英老人對話實在太有趣了!真的就是事實。只是我覺得文末那句「國情不同」比較像是作者不予置評,不想多加批評,留給讀者自己去判斷,而不是選擇站在哪一方,畢竟他的「國情不同」之後也還有幾句,我倒覺得作者這樣做,蠻好的。
      我常常告誡自己,「通往地獄的路是由善意鋪成的」,儘管希望更多人認清事實,但生活方式真的是一種選擇,有時候太強勢於推銷某種觀念,其實也會讓另一方無法接受的人,覺得痛苦被迫。而那痛苦不亞於我們自覺受到洗腦教育的痛。
      我猜這就是我頂多寫寫文章卻不想出書的原因,我並不想教人什麼。更精準地說,我雖堅定卻不想過度推銷自己的「善意」。

      刪除
  2. 芯唐說的這種人很多,我家也有一個被媽媽寵到覺得被子換季就直接卷成一坨直接丟到到衣櫃就好的生活白癡,根據我觀察這種男人台灣似乎特別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台灣這種男人確實多,可是也別忘了,那是因為女性也沒能停止寵愛兒子,這種男人才會源源不絕。

      刪除